反滲透水設備中的反滲透技術是什么
更新時間:2019-12-11 11:00 點擊數:129
反滲透技術通常是在水處理設備行業使用,這個技術已經有了多年的歷史,而且也比較成熟。下面,我們來看看反滲透水設備中的這項技術發展歷史吧。
反滲透是二十世紀后期迅速發展起來的膜法水處理方式,它是苦咸水處理、海水淡化、除鹽水、純水、高純水等制備的最有效方法之一。它中心技術是反滲透膜,該膜是一種用特殊材料和加工方法制成的、具有半透性能的薄膜。它能夠在外加壓力的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某些組分選擇性透過,從而達到水體淡化、凈化的目的。
早在1748年就法國人Abble Nellet就發現了滲透現象。1950美國人Hassler提出了利用與滲透相反的過程進行海水淡化的設想。但是,只有當1960年LoebSourirajan用醋酸纖維素作材料、研制成第一張高分離效率和高透水量的反滲透膜以后,反滲透技術才從可能變為現實。
1960年世界第一張不對稱醋酸纖維膜的出現使反滲透膜應用于工業上制水成為可能。初期是板式膜、管式膜,在六十年代中、后期出現了卷式、中空纖維膜,七十年代初期又研制出海水淡化膜。在1972至1977的五年間,世界范圍內的反滲透裝置數量增加了15倍,制水容量增加了41倍,直至八十年代以后仍以14-30%的速度遞增。反滲透除在苦咸水、海水淡化中使用外,還廣泛應用于純水制備、廢水處理以及飲用水、飲料和化工產品的濃縮、回收工藝等多種領域。